发布时间:2022-06-08 来源:本站编辑
小时候对茶最早的记忆是父亲每次从部队回来探家时都爱喝茶水,我喜欢把干巴巴的茶叶放进嘴里咀嚼那苦涩的味道。渐渐地,这成了我的一种嗜好,特别是在独处时,常常喜欢这种含茶的感觉,于是,这一路走来喜欢吃“苦”味的食物,喜欢喝带苦味的茶。我也在渐渐成长的生命阅历中,在咀嚼茶叶的滋味中,有了与一草一木独特的认知与交流,有了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独特的交流方式,也感知到宇宙中有无穷无尽的有灵性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与我们进行着交流沟通、互相取暖。
少女时代,我在陆羽的《茶经》里读到“啜苦咽甘,茶也”,才突然明白了自己童年为什么喜欢咀嚼茶叶的苦味,非常感谢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的唐代茶学家陆羽一语道出了个中究竟。
我最早接触到的茶多是茉莉花茶,便懂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粗茶淡饭”中的茶。渐渐地,接触到了绿茶、红茶、白茶及各种花茶,也认识到现代人喜欢喝茶不但是因为可以解渴,还因为茶可以陶冶身心、提升情操。我特别喜欢喝略带苦味的丁香花茶、苦荞茶,有时也喝朋友送的茶,但无论什么品牌的茶,清香有苦味、品后甘凉对我来说就是好茶。
“宁可三日无事,不可一日无茶”,现代茶不再是人们生活中解渴的饮品,已经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茶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等多种功效,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多种,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
“好茶石中生”,好茶也是大自然开采出的矿石,百炼成钢。我曾多次感受过茶园的独特风韵,也目睹过制茶师傅的精湛工艺,还看到过茶乡老人常年佝偻着身体劳作再也挺不直的脊背....... 一叶茶,从茶树发芽到生长再到成为茶品,需要阳光雨露的呵护,需要时间的考量,需要很多工序。置身在四周是山峦巍巍的茶园,就像行走在绿色的海洋。茶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回馈,我们要珍惜茶农的劳动成果,食之饮之要有感恩之心,要充满敬意,要践行发扬“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
泡茶、喝茶、品茶,无论多么名贵的精品茶,只有在遇到热水后才能发挥出最好的茶香味道,这也在暗示我们与人相处要认真付出自己的温暖能量,对人要心怀敬意要有尊重之心。沏茶、饮茶、闻茶、赏茶,有茶的地方,就有茶文化,执著、宽容、感恩、礼仪、分享、自省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能从茶中品出各种精神来。当茶之刚劲、恬淡、清白精神渗进我们的肉体,融进我们灵魂时,我们就会与自己和解了,就会与身边的人和解了,就会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了。
与茶的相陪相伴中,想到茶原来只是一片树叶,却让我在与之一次次洗盏更酌的对话中,找到了有关生命重大课题的答案:
茶之美美,让我感悟到了生命的“存在”之美。在五花八门的茶类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茶品,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饮进杯中的色、香、味、韵,饮进茶叶的灵动与鲜活,尽情享受生命的清欢。
茶之美美,让我洞察到更多生命中关于“生死”的真谛。无论盛装茶水的是精美的茶具,还是普通的茶杯,只要心境美好,珍存一份美妙与销魂,就会感受到一份独特的生命美好。
茶之美美,让我提炼出更多生命中关于“永恒”的话题。茶生活有情有调,其实品茶也是在悟茶之道。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境遇不同,境界不同,在茶中悟出的“道”也不同。悟出生命的万千滋味,会从平淡的生活品出一种深邃、清明来,“生而见其然,幸而知所以然”,茶中有新意,品茶亦品人生。
茶是有灵性的,茶水对人的滋养,从口舌到味蕾,从补给肉体营养到精神救赎。以茶为镜,在落寞的时候,请静默着与茶相伴。除了一份清晰优雅,还会有一种拨云见雾的豁然开朗,一种激励会在我们血管里浸润沸腾,于是就拥有了在生命黯淡时刻执著前行的勇气。
月光下,一席茶桌,一个透明的玻璃水杯,一捏茶在热水的拥抱下吐出氤氲水汽,细看茶叶慢慢舒展,目睹茶叶的曼妙身姿,品茗茶水之灵动气韵,无论身在他乡,还是寒舍独处,让人内心宁静从容,心旷神怡。
多年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一点一滴打造出自己的茶味人生。从茶身上学到的无私奉献、孤洁无欲、宽容谦逊、和静清廉等精神,更让我们受益无穷。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时而沉静清雅,时而朴素温暖,时而开阔和合,不知不觉已成了茶中人。愿余生,有茶香作伴,有茶味相陪,不奢求佳肴美酒,只要心安心静,只要一杯清茶小憩微酌就足矣。
★文/长春农商银行办公室 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