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吉林省银行业协会!

金融茶座

金融茶座

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茶座 >金融茶座

那碗红烧肉 ,一种便携的乡愁

发布时间:2022-10-12  来源:本站编辑

不知怎地,一股思乡的情绪蓦然涌上心头。老家记忆恍若昨天,与其说难舍对故乡的眷恋,倒不如说,是母亲亲手做出的饭菜回味不尽,尤其那碗红烧肉挥之不去的味道,一直令我没齿难忘。即便离家几十年,但味蕾上的记忆,恰似一种便携的乡愁总能带我一路回家,找回家的味道。

我的家距离县城不过60多公里。就是这区区几十公里,却让我们这些生在乡下的孩子辛苦奔跑了20多年。小城的模样伴随孩提的那段时光,无论如何也再无法走出来,最后不得不放弃挣扎,跟自己和解。曾几何时,玩伴们一起顶着炎炎烈日去追逐到访村里不足两个小时就残忍离去的深绿色解放牌汽车,直到将自己淹没在一股旋起的尘土之中,有滋有味地闻着那渐渐消失的乙醇味道,自顾蹲在地上喘着粗气回味着。

再次享受到燃烧后乙醇的气息,是母亲在灶台前鲜有地做一回红烧肉,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不错眼珠地盯着母亲切出的一块块大小均匀的五花肉,想象着那些小方块在大锅里煮炖时散发出的香气,在油锅里挂色调味的诱惑,紧闭的嘴巴里不知道咽了几回口水。上了些年纪的人都知道,这样的美味,当年在农村的普通人家几年也是难得吃上一回的。这次的惊喜,完全是因为春节前父亲单位的领导来家中慰问,母亲特意为客人准备的。当父亲把领导礼让进屋的当口,停在门前的草绿色吉普车早勾走了我的魂,竟把眼看到嘴的红烧肉丢在了脑后。家里来了吉普车,这可是天大的事。我迫不及待地和最要好的小伙伴偷偷钻进车里,这摸摸,那看看,手握方向盘,嘴里嘟嘟嘟地发出发动机的声响,那股神气劲简直美上了天。等客人满脸红润地挥手和父母告别时,等我想起什么,冲进屋里,饭桌上早已是“杯盘狼藉”,一幅“惨不忍睹”的景象。在那样的困苦时期,因为贪玩,让我错失了一次“红烧肉”,这样的损失让我刻骨铭心,记到今天。

母亲一辈子操劳。持家勤俭,供养我们兄弟姐妹7个上学、成家。即使生活再苦再累,母亲每年都要喂一口肥猪,等年底时杀肉吃。一缸酸菜腌好了,天一刹冷,左邻右舍杀年猪的也就一天天争着抢着的多了起来。母亲这时总会说:“咱家不忙,等他们都杀完了,咱们家再杀。”当时无法理解母亲要为年后一家人一日三餐能多留点荤腥的精细打算,心里唯一惦记的,就是杀猪后,母亲做一顿红烧肉,让一家人大快朵颐,心满意足地解解馋,饱餐一顿。

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妻子建议,过年能不能买口猪回家。那时的我,工资还很低,那么一点收入在三百六十天的生活中真是捉襟见肘,却又无可奈何。说来惭愧,当年让年幼的女儿到商店买东西,如果没经过允许私自买回一块泡泡糖都会被我冷脸勒令退回。但,禁不住妻子的唠叨,更是理解她对家人的一片心。最后咬咬牙,去市场挑了几大块上好的五花肉拿回家交给母亲。

母亲在灶台上忙着切肉,妻子在灶前烧火填柴。母亲在用心做,妻子在用心学。母亲的举手投足,每一道工序、细节,妻子都牢牢记在心里。日子久了,每遇节日或有亲友小聚,妻子都要照着母亲的样子做上一顿红烧肉。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家里的条件一天天好起来。能吃的好美味多了,红烧肉也再不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了。可回过头再看,父母亲却都已经离开了我们,和曾经的小村一起渐行渐远了。可母亲家传的红烧肉还在,母亲烧的红烧肉味道还在----那是家的味道。

/农行吉林通榆县支行 常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