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吉林省银行业协会!

金融茶座

金融茶座

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茶座 >金融茶座

执子之手 相伴岁月里的那盏灯火

发布时间:2025-10-16  来源:本站编辑

岁月无华,留有人生很多值得追忆的美好。犹如一盏灯火,品尝了时间的清茶,咀嚼出光阴的茗香,那是对职业生涯中伴随档案时光一路津津乐道的诠释。

初萌在儿时

小时候,吉林东丰杨木林北山麓旧居铁厢庵的北屋曾先后住过范氏两兄弟。长兄贵江任生产小队会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年腊月廿八(廿九为农历大年除夕)因心脏病离世;三弟贵水继任该职,至生产小队土地承包分田到户止。

在那个记忆颇深的年代里,父母无钱为我购置上小学所用的书本文具。每当看到同桌样样俱全的那一刻,我打心眼儿里羡慕、扎心窝地痛。在这极不入流的家庭背景下,我竟以小孩子独有的方式讨好于范氏兄弟,博得一丝怜惜,换取特殊的奖励——笔、纸、本夹子等,弥补学习用品急缺之需,以获取儿时内心的失落、精神的慰藉。

当我看到北屋范家案桌上一本本整齐的账簿、横线上一行行有序的数字、阿拉伯字码的排列组合时,竟然充满了好奇、暗生了异感。同时,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养成了关注信息收集、史料收藏的个人习惯,憧憬着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做上这份非常“体面”的差事儿该有多好啊!

家乡营业所往事

1987年12月,我告别了在校求学生涯,入行工作于家乡农行杨木林营业所。一年后,会计王庆财找到我,“小丛,我看你做内勤很适合……”在那次岗位调整后,我就没有离开过内勤,从出纳做起,相继做过管据、记账、会计、二级主管,即时与农行档案结下难解之缘。

我的第一任会计王庆财,每天日终结账时,能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贷款回收凭证进账“软联票”捋顺得齐刷刷的,私下里暗称“老农行”“真功夫”!让我刮目以视;我的第二任会计冯德才,每本传票装订得板板正正、标准有致,时称东丰农行会计队伍“第一人”!令我高山仰慕。两位“师傅+同事”业务上的亮点峰值,成为我职场中“提业务、增技能、强素质”的目标追求。

2000年10月,结束了北上那丹伯、南下小四平的异地工作,回至原点杨木林营业所做会计。岗位责任的驱使,我容不得半点疏忽,处处谨慎,兢兢业业。

2001年8月14日,小四平营业所的撤并导致杨木林营业所人员和业务的突增。当时,接收小四平营业所会计档案15袋(麻袋),鉴于档案的重要性,在班后业余的灯光下,我按年度按月份按日期逐册逐本进行清点整理,将账簿和传票分别摆放在各自所属的位子,一干就是两周,独自完成,我没用第二人伸手帮忙。

不过,有一件事至今,我仍念念不忘。那年七旬有余的二伯娘想去东丰县横道河镇看望姐姐,临时在杨木林镇街里居住的玉芝堂长姐家歇脚,准备第二天早7:20乘坐吉林东丰至辽宁清原草市的客车(途横道河镇)。因当晚用餐“呛”食而未给一点点抢救的时间,就戛然离世,在为老人家守灵时独我缺席。其原因在于撤并所的会计档案需要立即清点、及时整理、封存保管。至今思起、内疚至极,始觉自己亏欠了二伯娘的一份人间孝道。

总有人在加班吗

1999年11月13日,在支行人事科、会计科负责同志的监交下,赴东丰县最北的农行营业所那丹伯办理了工作调入的交接手续,我做记账工作,继续与业务传票、分户账、明细账等打交道。

间隔十年,二赴那丹伯工作。2010年4月1日,担任分理处的二级主管。日终时,我将本日发生业务的传票逐张审核;灯光下,我将三五日薄厚相宜的传票装订成本。每到年终加班加点,我把全年的会计档案登记造册、装盒保管,有时会持续到深夜11点。

一天早上,同事于春香突然对我讲:“老丛啊!我家楼上那位大姐问我,你单位灯经常亮着,总有人在加班吗?”在职场里,曾两度工作在那丹伯,与会计档案产生了深深的特殊的浓郁的情感。望着档案库里摆放整齐、标有年度的盒装档案,闪念间油然泛起一个小小的“成就感”,内心就有说不出的愉悦。

收获非常体验

2003年4月,抽调猴石营业所员工钱勇、宋成艳和我到县支行重新整理小四平、杨木林、猴石3家营业所会计档案。按照会计法规定,将已满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单独筛选,做好登记,做销毁前的准备工作。把永久保管和未满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再做一次规范完善的梳理归档,意在杜绝水淹、火烧、虫蛀、遗失等风险隐患,确保会计档案的绝对安全。

2011年6月,抽调我参加全市农行会计业务大检查。我所在的检查组依次检查了市分行营业室、龙山支行营业室以及工农、鑫海、康宁、广场、灯塔5家分理处。每到一处,在组长史志刚的带领下出示检查证,宣读检查对象、内容、要求、规则等,在被检查单位的配合下,我与组员齐艳丽共同翻阅了传票、账簿、抵押品、代保管等原始会计档案,查看自助设备的影像和日志,是否存在漏洞与隐患、违规和风险。在灯光下,依据白天检查记录,经过斟酌取舍,我参与了7家被检单位的检查底稿起草工作,准底稿交由检查小组的同志集体审议确认。

2013年8月,抽调沙河分理处员工宋耀文、王丽芬和我到县支行世纪广场档案库,参加东丰支行档案移交省分行磐石档案库统一保管的整理工作,分期登记,分类装箱,有时加夜班持续到晚间10点钟,一周后完成了这项工作任务。

一次次非常的体验,一回回实践的感悟,铸造了农行基层员工的忠诚度,更加丰满了一线创业者振臂奋飞的羽翼,展示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时代金融的广阔天地。

教会徒弟再走

2013年11月21日,我在外出返程的客车上,突然接到行里一个罕见的电话。“喂!你在哪?我是支行综合管理部黄刚。支行党委会决议,把你调至支行做综合文秘……”当日下午,经理黄刚向我做了一番交代和提示。

翌日,我取消了辽宁清原“一家子”喜宴邀请的赴宴行程,与前任李秀娟做工作岗位的交接。下午3点左右,行长马红梅关切地问道:“秀娟,你俩交接怎样了?告诉你:教会徒弟再走!不然,不许你去市分行报到。”说完,行长马红梅笑盈盈地转身离开。

我接任的工作有文字材料、信息宣传、纪检监察、基层党建,支行工会出纳(李秀娟兼做)交由他人接管。在支行领导和身边同事的支持下,我逐渐适应了这项工作岗位。

我所从事的工作综合性较强,大家心里也很清楚,班后加班是常有的事儿。一次,我的办公室门开着,灯亮着。行长马红梅温馨道:“丛全滋啊,你很辛苦、很敬业!你一个人要顶市分行三个人用。注意身体!不要熬夜太久啦!”

在行长马红梅的鼓励和身边同事的期待下暗下决心,我一定不辜负领导和同事,做好每一项工作。2015年年底,东丰支行“一把手”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会刚结束,行长马红梅乐呵呵地走进我的办公室,“省分行处长王永义问,这份报告出自谁手,我说是你写的。处长说写得特别到位,马上传给通化分行借鉴一下。”“你写的这份报告,一个字一个标点我都未动过……”

迄今为止,在县支行工作的12年间,我向支行移交归档档案44盒。其中,纪检监察档案2003年至2018年31盒,各级行巡视巡察及中央巡视整改档案2015年至2021年13盒,为年度考核、专业检查等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向东丰县地方志办公室递交农行东丰县支行年鉴2013年至2024年12月,赢得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以及业界同仁的肯定和好评。

档案作为农行集体的结晶、历史的见证,恰似“岁月中的那盏灯火”,照亮了昨日与明天的赓续之路。档案能把岁月碎片淬炼成金融企业文化的永恒灯火——既是来时的路标,又是续航的向导,承载着农行更多持久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耕耘路在脚下

职场生活“岁月中的那盏灯火”就像深海远航的灯塔,散发着档案信息金融文化那份底蕴厚重的凝香,引领着全行干部员工驰骋在乡村振兴越走越宽、县域领军愈走愈远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

农行东丰县支行  丛全滋